╰( ̄▽ ̄)╭

   

偶像失格?为什么“鹿晗谈恋爱”会引来粉丝暴动。

Attension!

声明:

无意引战,不含褒贬。单纯的写论文综述上瘾,而且又觉得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就写了。

利益相关:不是鹿晗的粉丝,以后也不会是。(A.K.A. 吃瓜群众)

注明:鄙人不会中文参考板式,用的是英文的APA板式,如有不妥请告知。


   “去年,鹿晗的一条微博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评论数高达一千三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五十九条。”认证官说。

    “一千多万啊,各位!”主持人在欢呼尖叫声中奋力提醒着:“请注意,请注意!这只是去年的数字!”

    认证官继续说道:

    “一年之后,这一数据攀升到了——一亿零二十五万两千六百零五条!”

    全场沸腾。巨大的声浪像是要将三四层楼高的演播厅顶棚掀起。

    在我身旁,五六个面露稚气的女孩全身颤抖,控制不住的泪水布满了她们的脸庞。在她们心中,这不仅是鹿晗的纪录,也是鹿饭们的纪录。(何, 2015)

    “偶像失格”是外来词汇,其中的“失格”即失去资格,偶像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粉丝自己心中对偶像的定义,是偶像对于自己身份乃至对于粉丝的背叛。

    “偶像崇拜可以被认为是古老的图腾崇拜的当代版。后者把特定物、前者把特定符号作为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东西来崇拜”(陈, 2017),粉丝的行为方式如签到、做日常任务、打榜、刷销量和教徒们唱圣歌、做祷告有惊奇的一致性。而粉丝和偶像的关系,不论从哪种角度出发,和“爱”都没有太大关系。宗教崇拜中,性器官、性幻象都是崇拜的关键要素,而性和美又有直接挂钩。偶像和粉丝之间最直接的关联,就是以“美”为基础的产出和两厢情愿的交易。而资本主义对美的生产的定义,阿什丽•米尔斯在其《美的价码:时尚模特的生产》中,将其作为一种“符合特定社会期望的行动规范”(陈, 2017)。粉丝选择“脱粉”,证明这个“两厢情愿的交易”出现了倾斜,且此倾斜伤害到了粉丝的利益,即鹿晗的“美”的产出小于粉丝所付出的成本。而此倾斜,考虑到粉丝基数庞大,粉丝付出成本短时间增加的可能性将不予考虑;那么其“美”的产出变身此不对等发生的根源。而考虑到资本主义对美的生产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其(被大众看到的)行为和“特定社会期望的行动规范”相悖。

    在韩国和日本的偶像养成体系中,粉丝从来不只是偶像的追随者。从比较文艺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单纯的崇拜、追随,还伴随着“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偶像一步步走向成功,也包含着自己的一份荣耀(何, 2015)。而从金钱利益方面来考虑,四个月前已经有活体例子了:今年六月,须藤凛凛花那句“我,须藤凛凛花,决定结婚”被多少人围攻,连带着AKB类的其他偶像都遭遇信任危机。当然AKB是有合约制约,但是也侧面反映了所谓“偶像”,究竟是贩卖的什么。AKB类偶像的宣传方针就是“邻家的小姐姐,贡献自己青春的几年和大家谈恋爱”,虽然这和鹿晗的路线八竿子打不着,但是AKB和鹿晗的共同点就在于盈利远大于实力,而贩卖幻想和可能性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买卖了。当一个产品本身的质量并不值千元时,为这个商品添加一些玄乎的噱头往往能抬高它的身价,这就是“幻想和可能性”的作用。但是一旦打破被贩卖的物品上的幻想和可能性,这个商品将不再可能卖出之前的价格,交易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做买卖不能只看商品质量,商家的服务态度也是我们平日购物时的评价标准之一。这和“众筹”有些相似,售卖的也是“幻想和可能性”,但区别在于前者的商品存在,而后者的商品并不存在,也具有更高的风险。所以很多“众筹”项目中有“投资xx元,待项目完成后回馈xx”和“我们团队以前做成功了yy项目”:即(1)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只有许诺了高回报才会引来投资(即回报),(2)提供证据证明提出的“幻想和可能性”实现的可能性大(即态度)。很多鹿晗的粉丝“脱粉”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他真的不在乎他的粉丝”,也体现了粉丝们对“态度”的需求。

    偶像本身通过媒体呈现出的并非立体的人格,而是通过扁平化、放大化处理后的,标签化、肖像(icons)化的特点。“是公众从其舞台与银幕之上与之外的虚构外貌与表演中产生的种种理想与价值的化身”(李, 2012)。标签和肖像有利于快媒体渠道的宣传,方便记忆且印象鲜明,久而久之就成为最近流行的“人设”。当然,“人设”并非都是假的,强加于明星,用于讨好、迎合大众口味的标签,它其实是实用且高效的宣传手段;但“人设”的劣势在于难以打破,并且对于演员来说尤为致命。明星大多都有“人设”,那是他们提供的第一印象,是娱乐圈类似“简历(resume)”一样的东西。“人设”做的好,就像一份排版干净履历漂亮的简历;但是“人设”作假就如同在简历上写不属于自己的奖项,这就是“人设”这个词被污名化的缘故。

    对于这次鹿晗饭圈的大型脱饭运动,很多人说:“脱饭的都是老粉,特别是那种四五年以上的。”当然这个统计不太客观,但是这个现象的确是少见的。

Funk 和 James(2010)从粉丝形成过程的视角构建的体现粉丝与体育赛事之间关系演变过程的心理连续体模型显示:普通观众逐步转变为忠实粉丝依次要经历四个社会心理阶段,包括关注、吸引、依恋和忠贞。前两个阶段的实现主要受外在的体育赛事本身因素的影响,观众只存在一些享乐动机;然而,要达到后两个阶段则要依靠观众自身内在因素的驱动:只有当某项体育运动开始影响观众的价值观、态度。目标和生活方式时,依恋和忠贞才能形成。也就是说,普通观众成为粉丝需要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刘, 2011, p. 46)。

     有四至五年资历的粉丝自然不可能是处于“关注”、“吸引”心理阶段,也就是说这些粉丝的三观和态度都或多或少被鹿晗影响了。而被影响后的三观和态度却和他们所持的“特定社会期望的行动规范”相悖,那么是否可以证明鹿晗的“简历”和其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现性格不符?如果是的话,那么这次的粉丝暴动,恐怕是披着“小生公布谈恋爱导致粉丝脱粉”的皮的“人设崩塌”。


参考

陈振铎. (2017,9,Oct.). “鹿晗”粉丝狂热与娱乐宗教化. FT中文网. 来源: 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4598?full=y&ccode=2G172001.

何瑫. (2015,21,Dec.). 每个帝国都有它的秘密——鹿晗的粉丝帝国. 智族GQ, 257. 来源: https://www.gq.com.cn/magazine/news\_18546f75f09c25c7.html.

李丹. (2012). 众生狂欢:明星与粉丝的微博互动关系研究.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7, pp. 109-111.

刘伟, 王新新. (2012, July). 粉丝作为超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 33(7), pp. 41-48.


ps: 相关英文文献查不到,知网引擎真难用啊。

pps: 我居然花了两个小时写了这个文章,明天还有考试呢我究竟是怎么了。

评论(14)
热度(12)
© ╰( ̄▽ ̄)╭ | Powered by LOFTER